第一千两百四十五章 北上之路(十一)

云舒兄 / 著投票加入书签

67书吧 www.67shu.org,最快更新科学家闯汉末最新章节!

    “之前广播中曾经介绍过平原郡的学校。

    广播中说,不到十年的时间,通过平原郡上下努力,已经让平原郡的文盲率从原来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降低到了不到百分之五十。

    现在看来,广播中说的果然不假啊...”

    诸葛亮是众人中听广播最多也最认真的。

    “百分之九十九?平原本就是富裕之地,怎会有这么多目不识丁之人?”崔钧被这个数据吓了一跳。

    平原郡人口超过百万,这就代表只有不到万人是识字的,这也太少了。

    毕竟那些大族子弟,官吏豪强都肯定是识字的,怎么样也不应该不足万人啊。

    诸葛亮解释道“这是因为河北将非文盲的标准定的很高。

    我记得是河北扫盲标准是认读写用算。

    也就是认识超过八百个常用字,并且能做到会读会写会用,还要求会千以内的加减法。

    这些都是需要考试的,考试通过后官府会发放证书和一些财物。

    按照这样的标准,别说普通百姓,就是之前的一些小吏都无法达标。

    说之前的文盲率是百分之九十九,依我看还是故意往低了说的。”

    听了诸葛亮的解释,崔钧也就明白了过来。

    他刚刚以为的文盲是指大字不识一个的人,而诸葛亮说的已经可以说是粗通文墨了。

    其实古代从未有人统计过识字率,但从明初施耐庵笔下的《水浒传》中的对鲁智深的描写就可见一斑。

    在文中鲁智深是西军军官,官至渭州经略府提辖,这可是个有品级的官了,但依旧是大字不识,连官府缉拿自己的海捕文书都不认识,也就是后来出家当和尚后要念经才勉强学了一些字。

    这还是宋明时期,此时是汉末,识字率可想而知了,要不是马强早在红星营的时候就开始搞扫盲,搞夜校,积累了不少人手,他在平原想扫盲都找不到人来开展这项工作。

    但也是因为不断的开展扫盲,普及教育,使得马强手中有一支自己打造出来的官吏队伍。

    这个队伍中的人虽然很少有如诸葛亮这样等级的大才,但马强需要的也不是什么大才,而是能支撑基层机关运行的大量低级官吏。

    “如果是按这样的标准,平原郡的文盲率居然降低到了一半以下,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石韬咂舌不已的说道。

    “毕竟是十年经营的结果啊...

    走,我们四处看看吧。”

    崔钧带着众人往平原城的方向走去,此时他们所在的位置其实并不在城里,而是城外的渡口。

    和濮阳相似,从渡口到平原城这段距离也是平原的商业区。

    当然,更可能是曹昂在学平原的建设规划。

    “第十二小学...看来平原城中的学校果然多。

    嗯?什么声音?”

    庞统竖起耳朵往学校里面听,众人也侧耳倾听,隐隐约约听到“杀!杀!杀!”的整齐喊声。

    这不是学校吗?

    “那边不是围墙,我们过去看看!”

    陆议眼尖,远远的发现边上是一排栅栏,大概是因为这学校是新建的,还没修好围墙吧。

    诸葛亮等人来到学校的栅栏边往里一看,顿时倒吸一口气。

    却见数十个孩童,手持绑着草的木棒,在一个军士打扮的男子的指挥下,不断做着刺杀的动作。

    “很好!再来一次!听我口令!!

    刺!刺!刺!!

    你们记住,除非是最优秀的骑将,否则个人武勇在军阵面前不值一提!

    个人的力量永远是弱小的,我们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打败我们的敌人!

    好,再来,刺!”

    “杀!杀!杀!!”

    孩童特有的声音让喊杀声少了一丝杀气,多了一丝青涩感,但看着这些一头大汗,练着军阵刺杀术的孩童,诸葛亮等人都不由吞了口口水。

    这什么情况?

    这不是学校吗?

    “报告教官!有人偷看我们!”

    这时,有孩子发现了诸葛亮等人打起了小报告。

    那军士看向栅栏方向,笑着对诸葛亮等人挥了挥手,然后对孩童们说道“继续训练!”,接着走了过来。

    “诸位可是哪位孩子的家长?”

    庞统一听就明白这军士误以为他们是在担心孩子才来偷看,便顺水推舟的说道“哦,我们是来平原走亲戚的,之前听说孩子在这里上学,下船路过就来看看,如有惊扰,实在抱歉!我们这就走。”

    “哦,你们那孩儿可是已读到高小?”

    “高小?”

    嗯?

    那军士见庞统面带疑色,立刻怀疑了起来。

    “你们不是孩子的家长?你们是谁?”说着,那军士抽出一根竹笛就要吹。

    “别吹!别吹!”庞统立刻喊道“我们不是坏人!你看有谁会带着孩子和女人来当坏人的?”

    说着庞统就把黄月英和陆绩拉到了前面,然后嘿嘿笑道“我们是从南方来的,亲戚的信中只说在这里读小学,没说什么高小啊。”

    那军士见看上去还不到十岁的陆绩,问道“孩子,和我说实话,你是不是他们骗来的?”

    陆绩摇头说道“我们都是亲戚,是一家人~”

    那军士这才放松了一些警惕,解释道“那是我误会你们了。

    我们小学分为六个年级,一到四年级是初小,五和六年级是高小。

    初小旬休可以休息两日,高小则休息一日,另一日参加军训。”

    “军训?他们不过是孩童,为何要军训?”

    “正是因为是孩童才要军训!

    经过军训后,他们才会认识到团体的力量,明白团结的重要性,而且可以锻炼他们的体魄和毅力!”

    那军士笑着说道“等你们宛城那边的学校正式开学,你们就知道了。

    无法通过军训的学生可是无法参加中考的。”

    全民皆兵?

    诸葛亮的脑中闪过了这四个字。

    崔钧担心这军士后面再起疑心,拉着众人和军士告辞后就走,等走到无人的地方,崔钧才叹道“马子玉预效暴秦乎?”

    “国虽大,好战必亡!”孟建叹道“以大将军的兵马,平定南方也不过是数年之前。

    可大将军还要这些孩子如此练武,所为是何呢?”